每年高考结束后衡牛所,网上都会有不少类似的新闻传出:某某考生444分捡漏985大学!某某考生376分也考上北大了!这样的消息多了,明白人也就看一乐,可糊涂的人那是真糊涂啊,竟然也天真的认为,这种好事会落在自己身上。
高考志愿填报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大事,与其幻想“捡漏”这种好事能发生在自己身上,不如对自己的分数水平有一个清晰的认知,谁都幻想能低分上名校,可哪怕是想着“冲一冲”,也要掂量一下自己有捡漏的可能性有多大。
而安徽的一名女生,她的志愿填报却让不少网友都表示“大开眼界”,甚至被调侃“我梦里都不敢这么填”。
二本分数女生志愿全选211,被网友无情调侃:“我梦里都不敢这么填”
她的高考成绩是521分,在全省排名23902位,按照往年录取分数线来看,这个成绩也就是二本的水平,即使想冲一冲一本,也得挑一两所满意的二本院校兜底,否则很容易滑档。
可她的志愿填报却出人意料——前十几个志愿全部填报了上海大学、东华大学等211高校,稍低一些的也选择了宁波大学、华东政法大学这样的知名学府。
虽然她在所有志愿中都勾选了“服从专业调剂”选项,但这明显是“死磕211”的操作,对比女同学那二本的分数,这种不切实际的报考方式才被网友们调侃:“梦里都不敢这么填”。
面对网友的质疑和不理解衡牛所,女同学解释道:自己考完语文后就有了这样的想法,原本考虑复读,但家人坚决反对,于是决定“冲一冲”,即使没被录取,也不会对复读决定感到纠结。
高考志愿填报是人生中的重要选择,需要对自身有清晰认知。把分数仅够二本的水平,全部押注在211高校上,这种做法在志愿填报经验丰富的人看来无异于自找苦吃。
但女同学也不傻,哪怕怀揣着死磕211的想法,她也依旧给自己选了几个保底的选项,只是这几个保底的选项在专业选择上都能看出女孩并非走心,她还是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冲刺211上。
安徽省普通本科批次提供33个志愿填报机会,本是为考生提供更多选择和保障,而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冒险行为。
只看到了表象,看不到他人背后努力的人,才会一心想着“捡漏”
对于这名女同学来说,她的结局早已注定,要么被大城市学院、广西科技大学、北京农学院录走,要么就彻底滑档回去复读,关键就看这几所学校能给她兜底到什么程度了。
但即便她被兜住了,也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专业的优先选择权,以女同学的分数,她本可以在二本院校之中选择一个含金量较高的专业,可她却为了211的光环把高考志愿填报当成儿戏,自我认知不清晰就注定了她的高考志愿填报将以失败告终。
许多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容易陷入“宁要985/211凤尾,不要普通高校鸡头”的思维陷阱,这种观念看似追求卓越,实则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因素——专业与个人能力的匹配度。
即使真的“捡漏”进入了211高校,问题也不会就此解决,因为“捡漏”本身就意味着学生的能力与该校平均水平存在差距,进入这样的环境后,学生很可能面临学业压力过大、跟不上教学进度、挂科率高等问题。
而网上那些关于“低分捡漏”名校的特例,除了极个别的运气使然外,背后都有着各自的特殊情况,像那位444分捡漏985大学的考生,人家走的是强基计划,至于那位376分考上北大的同学,人家是以高水平运动员的身份考入的北大。
只看到了表象,看不到他人背后努力的人,才会一心想着“捡漏”,殊不知这样的幻想最终只能换来一场空。
今日话题: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?
(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佳成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