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来兜底的养老金钱程策略,何时演变成退休老人及子女致富的门道?体制内外差距亟需拉平
养老金,养老金,顾名思义就是养活老年人的资金,显然这笔资金是能够满足老年人正常的生活需要而设置的,也就是说用来给老人养老兜底的,因为随着身体的老化,劳动能力也渐渐衰退,有一份养老金傍身比什么都强,但是绝对不是用来给老人和子女致富的。
01,当年初衷为何演变成致富的门道?
现如今无论是退休金也好,养老金也罢,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,有的人养老金1万多,有的人养老金1000多,可谓是高低不同,世间百态!
于是,网上有一种呼声就格外的响亮钱程策略,那就是退休之后大家都一样了,都没有工作了,都没有任何的贡献了,那么退休金也应该拉平统一标准。
因为如果按照实打实缴费的话,确实是多交多得,长交多得,但是体制内外养老金计算制度不一样,并轨之前,他们压根不需要缴费。
但是,这部分工作年限实际上没有缴费却视同缴费,可惜,体制外的其他群体却享受不了这个资格,于是乎,只有体制内的人才,拥有35年到40年的工龄,普通人缴费只有交20年左右的工龄。
因为少了那部分视同缴费,其实就少了很长的一段工龄,养老金自然也不会高,体制内外的差距分时就显现出来。只要是养老金5000元以上的,一询问,99%是体制内,比如说大型国央企,机关事业单位人员。
所以说,不管多少级别的养老金,都应设一个限高,比如说15,000或者是12,000钱程策略,设置这个上限,无论谁涨到这个数之后就不能再上涨了。
说实话,对于一个老人来说5000元以上就已满足生活质量的要求了,应该给他们设上限,多出来的一些资源,反而是应该缩小差距,才会更加公平。
02,体制内外差距太大,隐形的福利待遇太好,亟需拉平
其实机关事业单位很多人都没有交过社保,甚至交了很少的社保,但是凭借自己的体制优势就拿到了上万元的养老金。
就这样,他们老人还不满意,说自己虽然没交钱,但是因为在并轨之前退休,领的钱太少。跟新办法下的退休人员比,自己太低,不公平。网友们纷纷表示,没交钱领钱还嫌少,简直不要太过分!
最重要他们还有年底绩效生活补贴,明里暗里的补贴说出来很多人都不信,但是,自己没领过不代表没有人领过。这都是网友们真实分享,也是遇见的。
比如说,同事父母都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,每年养老金收入20多万,这足以碾压90%年轻人的收入,这种现象正常吗?这还没提他们的公费医疗呢?
小区门口跳广场舞的大妈们都是带薪跳舞,养老金7000, 8000,上万元,格子间里灯火通明,即便是半夜12点也能听到键盘的声音,996的年轻人为了生活还在打拼工资远远赶不上他们,正常吗?
再看有些民企私企灵活就业人员,那养老金低的更夸张,一千两千甚至三千,因为他们没有什么视同缴费年限,也很难取得好几十年的工龄,即便是缴费交的多也没有用,因为按照计算规则,他们就拿这么低的养老金。
所以说,体制内外的通道需要打通,说到底都是一份工作,都应该缴纳养老保险,都应该按照同样的方法计算养老金,退休之后都没有贡献了,都应该差不多才行!大家怎么看?欢迎留言讨论
佳成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